当前位置:工程设计首页>案例详情

廊桥知多少——你知道哪几座廊桥呢?

2018-07-16 13:01 |发布者:寄心果 |查看:7576 |评论:0 |
  • 廊桥主要分布在浙江泰顺、景宁、庆元以及福建省的寿宁、古田、连江等地,其中以泰顺最为集中,各地对编梁木拱廊桥的称呼亦不尽相同,泰顺俗称为“蜈蚣桥”,因为它的结构与蜈蚣的形体很相似。
  • 泰顺县 屏南县 黎平县 通道县 庆元县 泽雅镇 武义县 平阳县 柘荣县 管阳镇
  • 建筑 设计类 其它建筑
  • 廊桥简介 廊桥分布 廊桥构造 蜈蚣桥 廊桥的基本组合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代廊桥 文物

“廊桥”顾名思义,就是有屋檐的桥。又称风雨桥,为路人提供了避风雨的场所,也是长途跋涉翻山越岭在大山深处的行人们的休憩之所。廊屋内设有长长的坐凳,部分廊桥旁设有店铺,行人可以买到点心充饥,大多廊桥旁设有供行人免费饮用的茶水,为风尘仆仆奔波在古道上的人们提供了解渴之便利。廊桥这种类似于路亭的功能,体现了建造者浓浓的人文关怀。不仅是千千万万人途经的驿站,也是众多捐助者“善缘人生”中的一个美好驿站,桥碑上经常大刻着“广种福田”四字,即为此作出了诠释。也许从廊桥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更多大山乡民的人生真谛。

廊桥主要分布在浙江泰顺、景宁、庆元以及福建省的寿宁、古田、连江等地,其中以泰顺最为集中,各地对编梁木拱廊桥的称呼亦不尽相同,泰顺俗称为“蜈蚣桥”,因为它的结构与蜈蚣的形体很相似。泰顺县境内现存古代廊桥数量较多,类型有木拱廊桥、八字撑木拱廊桥、木伸臂梁廊桥、木平梁廊桥、石拱木廊桥等,其中编梁木拱廊桥最具文物价值。以三条桥、文兴桥、永庆桥等17座廊桥为代表,其造型独特、环境优美。

木拱廊桥木拱架为单孔八字形,比较适用于山区溪流经常暴涨的实际情况,其“三折边”、“五折边”及“剪刀撑”的木撑拱构架已趋成熟,最大跨径达34.50米,比较科学地解决了木拱廊桥力学上的诸多问题。廊屋造型优美,通体鳞叠铺钉“风雨板”,梁架多用九檩四柱,五架抬梁式,较为简素,出檐较为深远,颇具宋风,两次间多设桥凳。廊桥的基本组合单元是六根杆件,纵向四根、横向两根,平面呈“井”字形。利用受压产生的摩擦力,构件之间越压越紧。这种结构,不用钉铆,只需用相同规格的杆件,别压穿插,搭接而成。从力学上分析,上端的纵梁压在横梁上,横梁又压在相对一根纵梁上,上下两根纵梁夹住一根横梁,摩擦力使得横梁不能滑动,结构简单而奇妙,这种结构,整体为拱形结构,因此沿拱心线整体受压,不会产生弯矩,就每一根杆件来说,又是最简单的简支梁,承受两种集中荷载。桥的构件统一,无特殊,异形的构件,伐下的树木只需经少量人工即可制成合格构件,而且,装卸方便,拆桥时可以做到不损构件,且可重复利用。小杆件便于运输,用小构件形成大跨度,经济合理。

几百年来,泰顺人一直称木拱廊桥为“蜈蚣桥”,实际上木拱桥并没有“蜈蚣脚”。“蜈蚣结构”有很好的受压性能,只要两端固定,桥就能很好地承受向下的荷载,由于结构的特殊,桥受到向上的反弹力,就很容易失稳遭受破坏,为此,“蜈蚣桥”都采用了廊桥这种形成,桥廊非但不是负担,反而增加了稳定性。每当山洪爆发时,当地居民将家中最重的物体或大石头搬到桥上来增加桥的稳定性。

截止目前,泰顺共有46座各个时期的廊桥,主要分布在泰顺县的三魁镇、罗阳镇、泗溪镇、筱村镇以及洲岭乡,主要廊桥的分布如下:

罗阳镇:仙居桥;洲岭乡:三条桥,毓文桥;三魁镇:薛宅桥,刘宅桥,永庆桥;筱村镇:文兴桥,东洋桥;泗溪镇:溪东桥,北涧桥,南阳桥。

其中19座廊桥在2005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5座廊桥于200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北涧桥,溪东桥,三条桥,仙居桥,文兴桥,薛宅桥,文重桥,南阳桥,霞光桥,池源桥,普宾桥,城水桥,刘宅桥,永庆桥,毓文桥。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以上15座以及南溪桥,登云桥,霞庄桥,墩头桥。

泰顺是浙江省南部一个山区县,东北接文成,西北接景宁,南与福建省为邻,总面积1700平方公里,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下面就随小编一起来看看这些有年代感的廊桥吧!

仙居廊桥在浙江泰顺县城东7.5公里,位于仙稔乡仙居村水尾,系贯木拱廊桥,也是虹桥式的拱桥。始建于明景泰四年(1453),宏治四年(1491)、嘉靖四十二年(1563)重建,现桥为康熙十二年(1673)重建,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上曾多次毁于水患,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2002年3月,仙居桥维修工程正式启动,经过四个多月地修复,工程顺利完工,为了防洪,修复后的仙居桥还抬高了1.5米。

仙居廊桥桥屋十八间,80柱,单檐,长42.83米,宽5.30米,离水面高12.6米,净跨34.50米,是泰顺跨径最大的木拱桥。还是电视剧《温州一家人》里阿雨去意大利的时候周万顺一家人送阿雨上车的拍摄地。

刘宅桥位于泰顺三魁镇刘宅村水尾,又名仙洞虹桥,建于明代永乐三年(1405年)。长24.8米,宽6.15米,跨径9.2米。桥身由下上两层组成,下层供人们过桥通行用,上层设有神龛供村民祭祀用,还有供采光用的木格子窗可开可关;是泰顺众多屋式木平桥中造型最为精巧别致的一座,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木平桥一般都建在溪面并不宽阔的溪流之上,全县共有22座木平桥,刘宅桥的年代为最久远的。先后经历了三次大修,模样依旧。在没有公路之前,该桥是泰顺来往福鼎的必由之路。

万安桥位于福建省屏南县长桥镇长桥村,原名“龙江公济桥”后改称“彩虹桥”,现称“万安桥”。该桥始建于宋朝。距今已有917历史。清康熙47年遭火焚,乾隆7年(1742年)重建,后历代都有修葺。1990年10月9日批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3月批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25日作为“闽东北廊桥”之一公布为第六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万安桥为五墩六孔木拱廊屋桥。桥长98.2米、宽4.7米,舟形墩,不等跨,最短拱跨为10.6米,最长拱跨为15.2米。桥屋38开间、用柱156根,穿斗式木构架,双坡顶,两侧设木凳。正中桥墩上有一嵌入桥墩的石碑,桥东端有10级石阶,桥西端有36级石阶,桥屋内檐下有13幅楹联。桥西北建有重檐桥亭。穿斗式梁架飞檐走梭,顶盖双披青瓦,工艺堪称巧夺天工,气势雄伟,古朴端庄,不愧为中国古木拱廊桥之最,对研究古桥梁建筑具有重大价值。

城水桥(也称神水桥),系八字撑式木拱廊桥,位于龟湖镇后章岗村神水溪上,建于民国三十一年,建桥屋七间,长15.02米,宽4.61米,桥屋高4.83米,跨径11.16米,桥面稍圆背,水面至桥面高5米。

八字撑式廊桥(如城水桥)的出现是泰顺廊桥桥梁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一个过渡,也是泰顺桥梁史上一个质的飞跃,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池源桥位于泗溪镇池源村,系八字撑木拱廊桥,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咸丰三年被洪水冲毁,咸丰七年重建,桥身长21.03米米,桥面宽4.27米,离水平面4.40米,桥屋高4.11米,跨度9.50米,8间,二重檐。

薛宅桥,位于三魁镇薛宅村,系贯木拱廊桥,始建于明正德七年(1512年),后多次重建都毁于水患;现桥建于清咸丰六年(1856),1986年重修。横跨锦溪,古名“锦溪桥”。全长51米,宽5.1米,单跨29米,离水面高10.5米,单檐,此桥梁长而斜度大,建桥屋十五间,桥头坡度30多度,造型古朴,被载入《中国桥梁史话》一书,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6年9月15日11时58分,国家级文保单位泰顺著名古廊桥薛宅桥被洪水冲垮。目前被冲毁的廊桥其构件已基本被找到,并于2017年重修完成。

溪东桥位于于浙江省温州泰顺县泗溪镇白粉墙村, 为叠梁式木拱廊桥,始建于明隆庆四年(1570)。清乾隆十年(1745)、道光七年(1827)重修。桥长41.7米,宽4.86米,廊屋高10米,净跨25.7米,离水面9.5米。桥由二层共骨相贯而成,由九节拱骨并排与另一层八节拱骨贯穿搭置,自成稳固的梁架。在拱内又置三角形木架,加强横向力的作用。为了保护拱骨和梁柱,防止风雨侵蚀,两侧都装有风板。两端拱趾各自支撑在桥台上,桥台用花岗岩块石磊筑于两岸山崖之上,两头通道均有石踏跺。桥拱上建有廊屋15间,当中三间高起为楼阁。两头屋檐翼角飞挑,屋脊青龙绕虚,盘龙卧虎,斗角绕云,颇有吞云吐雾之势。此桥无桥墩,由粗木架成八字形伸臂木拱,颇为罕见,是泰顺造型最佳的木拱廊桥之一,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溪早时以碇步渡水,津道多阻,因为地处东溪的上游,当地人又称“上桥”。此桥修建者是修北涧桥的人的徒弟,故而有人也将这两桥称为“师徒桥”。因此桥外型美观,号称“最美的廊桥”。

文兴桥,位于浙江温州市泰顺县筱村镇坑边村,文兴桥始建于清咸丰七年(1857年),横跨玉溪之上,民国十九年(1930年)重修。全桥长40.2米,宽5米,单孔净垮29.6米,距水面11.5米,桥屋16间,为叠梁式木拱廊桥。是泰顺地区现存廊桥中环境较好的一座,保存完好,1998年被例入第三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文兴桥的的结构非常奇特,左右不对称的结构使得该桥在泰顺众多廊桥中倍受关注。

2016年9月15日13时20分左右,因台风“莫兰蒂”带来的暴雨严重影响浙南地区,位于泰顺县筱村镇的廊桥文兴桥被洪水冲毁,并于2017年重修完成。

南阳桥,又称玉岩桥,位于泗溪镇岩头村。建于清同治九年(1870年),桥长41.7米,宽4.6米。南阳桥的构造特点是在溪中建石墩,然后在石墩上叠架木梁,向左右平衡伸展。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种双向伸臂木梁桥可以增加木梁的承托作用,同时还可使木柱在纵向有一定的稳定性,浙江山区很多木桥都采用这种构造。

泰顺三条桥,位于洲岭乡和垟溪乡交界溪上。由原先三条巨木跨河为桥而得名,建于宋绍兴七年(1137年)九月十三日,重建于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为叠梁式木拱廊桥。长26.63米,宽4米,离水面高10米,建桥屋11间,明间五架柱梁,柱头有蝶形莲花瓣头拱座。

该桥精巧秀丽,历史悠久,被编入《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作为百种爱国主义教育丛书宣传。1982年列为泰顺县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后列入浙江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作为泰顺廊桥的15座单体之一,成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坪花桥又名地坪风雨桥,位于贵州省黎平县地平乡,为石墩木梁式桥,始建于清光绪九年(1883年),迄今已 110 多年。全长57.62米,用侗区最好的杉木建造,桥为木质结构。桥的下部由两排各为 8 根粗大杉木穿榫连成一体。分两层呈天平状向两边悬挑,每层挑出约二米,上部两头又分两层,每层以 4 根合抱大的古杉用榫连成一排,叠成桥梁架于墩岸之间。桥廊连在梁的上面,桥廊长 56 米,建有桥楼3座。桥面宽4.5米,是当地侗族人民欢歌娱乐之场所,现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桥墩以青石砌成,桥墩上建有平面为方形的攒尖顶密檐楼阁。中楼高 5米,5层重檐,4角攒尖顶,顶部置葫芦宝顶,宝顶下饰以如意头装饰,形似鼓楼;两头小楼高3米,3层重檐,悬山顶屋面。桥拱脊上,泥塑双龙抢宝,鸳鸯鸾凰。桥楼翼角,分别泥塑各种珍禽异兽。桥廊两侧,有一米高的梳齿栏杆。栏杆外面又有一层外挑 1.4 米的挑檐。桥廊内两侧设置连通板凳供人歇憩。上部的花板绘有各种侗族风情人物故事及山水、花木、动物等彩画。此外,“桥中楼”四柱,绘有4条青龙抱柱,顶层花板又绘龙凤鹤中齐欢。桥之两头柱壁有三幅楹联。全桥的构造和装饰有着浓厚的民族色彩。

红军桥,位于泰顺县城西约15里,横跨浙江省泰顺县与福建省寿宁县犀溪乡李家山村交界溪上,系贯木拱廊桥,尚未列入文保单位。

这是一座非常年轻的桥,建于1954年12月6日,长38.97米,净跨32.87米,宽4.98米,桥台宽6米。桥屋采用七架两廊抬梁式,屋脊装饰简单,用瓦斜靠或用脊砖压栋,檐角微微起翘。

文重桥又名东洋桥,系木平廊桥,位于浙江省温州泰顺县筱村镇东洋村。始建于清乾隆十年(1745年),屡建屡毁。民国10年(1921年)重建,由当地的几大家族合资建造,为伸臂梁木平廊桥。

桥长27.4米,宽4.2米,净跨22.4米。石砌的桥墩架着园木铺上木板而成,桥面一溜平直,桥廊是半开放式的,即迎风的一面全部封闭,另一面仅筑有栏杆和桥裙,可以凭栏远望。

2016年9月15日,台风“莫兰蒂”带来的暴雨正在严重影响浙南地区。当天12时20分左右,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文重桥被洪水冲毁,2017年8月11日,三座廊桥中桥身最短的文重桥主体率先修复完工,比预期整整提早了数月,文重桥又“复活”了!

回龙桥位于通道县平坦乡小溪河上。木构石墩,长80米,宽约4米,造型优美, 结构坚实,始建年代不详,1931年重修。除桥墩石结构外,其他全部用杉木拼接而成,没有一根铁钉和其它铁器。1959年,湖南省人民政府行文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74年维修,改条石护拦为栏杆。

全桥可分两段,西段以园排木数层,逐层悬臂伸出,形成拱券,东段则在石墩上重叠水平梁两层在梁上立柱。桥面上覆盖重檐屋顶,建通廓式的阁道共二十七间,中央一间最大,行人可在里面歇脚休息,逢节日在此进行文娱活动。阁内原供“文昌帝君”,故又叫文昌阁。桥上彩画精美,桥两端和正中间,建有三个多角亭。都是三重檐,下层四坡顶,中、上层为六角坡顶,最大面收尖,置复钵宝盆,宝瓶上的百花鸟,可随风转动,并能发出呼呼叫声颇具匠心。

如龙桥,位于浙江省庆元县举水乡月山村,横跨于举溪,南北走向,明天启五年(1625年)修建,全长28.2米,净跨19.5米,矢高6.8米,面阔6米,有廊屋9旬,是全国迄今有确切记年、现在寿命最长的木拱桥。

如龙桥造型美观、结构复杂、工艺精湛、功能完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1997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修缮,2001年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毓文桥,位于浙江省泰顺县洲岭乡洲边村水尾,两山缺口处,全长23米,宽4米,单跨7.6米,有桥屋6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始建于道光十九年(1839年),三层楼阁,二楼为文昌阁,系石拱木廊桥。拱卷青石筑砌,呈半月状,与周围古松、溪水融为一体,是现存造型最丰富优美的廊桥。

霞光桥,位于横坑乡华洋村,系石拱木廊桥。始建于清雍正元年(1723),咸丰二年(1852年)重建,同治十三年(1874年)重建。桥屋长17.26米,跨径13.30米,桥面宽4.42米,桥屋高4.25米,拱卷高7.30米,七间,二重檐。2006年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平整的石头砌成的桥拱呈半月形。均衡、匀称,优美的线条倒映在清波之上,虚实结合,互相衬映。石拱之上,架起廊屋七间,廊屋外附木板挡风,上设屋檐蔽雨,屋檐为重檐式,屋脊平缓有序,转折处弯曲有度,翼角稍稍伸出后,微微起翘,远看给屋顶增添了些许动感,近观有飞扬之势。整个屋顶给人以亲切、柔和、轻盈、秀逸的美感。

泰顺漈下桥(福庆桥),也叫漈下桥,属编梁木拱廊桥,位于南浦(现在叫新浦)潘垟村,建于清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全长44.1米,宽4.8米,离水面高12.7米,桥上建桥屋十五间,中间为三层楼阁,三重檐,四周翼角高翘,楼阁中还设有佛殿。整座桥宏伟壮观,是泰顺县唯一一座有三层楼阁的廊桥,在泰顺廊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该桥是文成、南浦等地通往泰顺县城及福建寿宁、福安的必经之桥,更是原聚居于桥南北两地的广大农民早出晚归劳动耕作往返必经之地。只可惜,该桥于1990年8月20日被毁于17号台风中的洪灾。

永庆桥,位于三魁镇的下溪坪,在岩头镇长蛇坑十八垅山麓(普安禅寺前),建于南宋宁宗庆元三年(1197)。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永庆桥为伸臂式木廊桥,桥长36米,宽5米,高5.2米,二孔跨径19.12米,桥屋12间,桥中有神龛。桥墩青石砌筑,上置二层直角相交的挑梁木,面铺行道桥板,有廊屋12间,明间为二层重檐楼阁,内设扶梯上下,屋面回翼角高翘,造型雅朴,是泰顺屋式木平桥中造型较为优美的廊桥,桥廊屋内最具装饰性的是三架梁和五架梁。在这些梁木的两端上有几条流畅飘逸的线刻。这条线刻,细看似像鲤鱼须,俗称“梁须”。桥底两端用块石垒砌成码头,中间两桥墩各由四根石柱组成,上横条石,承托桥面。桥面分三段,低段由8根条石并排铺设而成。中段左右两侧刻有题记,永庆桥简朴稳固,未见修缮痕迹,对于研究桥梁建筑,颇具借鉴价值。

北涧桥,为叠梁式木拱廊桥,位于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泗溪镇下桥村,因桥跨北而上,故名曰“北涧桥”。始建于清康熙十三年(1674),嘉庆八年(1803)修建,道光二十九年(1849)重修。为“姐妹桥”之一,被誉为“世界上最美的廊桥”。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桥长51.87米,宽5.39米,净跨29米,桥屋20间,桥柱84根,桥面地板全由一寸厚木板两层加固。桥的东首当地人称“桥头”,地势较高,有石阶16级;西首称“桥尾”,地势较低,石阶26步。采用编梁式构造的北涧桥整体结构合理,气势如虹, 桥屋灰瓦红身,飞檐走兽,在拱架上建廊屋,从功用来讲,增加了桥拱的压力,使之更稳固;也起到了防护风雨的作用。同时,桥屋各部位的艺术处理,如屋檐形式的多样化以及屋脊装饰等,增加了桥梁的整体美感效果。

普宾桥,位于雅阳镇新久村,系木平梁廊桥,建于清嘉庆廿六年(1821年),桥长13.60米,桥屋宽4.25米,桥屋高3.74米,跨径8.54米。普宾桥的双层茶亭桥屋是它的一个特色。桥头的台阶用了大青石铺成,古驿道则用了大块的卵石砌就,廊桥北桥头的神庙是马仙宫。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熟溪桥位于武义县城中心的武义江上,名曰“熟溪廊桥”,始建于南宋开禧三年(1207),九孔十墩,到明代万历四年(1576),现存建筑系1946年按清乾隆时重建之原样修建,木石结构廊桥,南北走向,横跨熟溪。全长140米,桥面宽4.8米,通高13.40米,墩高4.40米,最大桥孔净空约12米。有桥屋49间,中设重檐歇山顶的亭阁三间,廊屋51间,两端设垂带踏道。两侧间隔设置条凳,供游人休息用。条凳把廊桥分成三道,古时两旁走行人,中间通车马,现只允许行人通行观赏。熟溪桥中段,桥面加宽,建有双层楼阁,屋顶重檐,屋角飞翘,取名为岁丰阁。廊桥上还有许许多多书法名家留下的宝贵匾额和楹联。桥身两旁设有独具江南特色的木栏杆,安全美观,依栏远眺,可尽览小城的美景。“熟溪廊桥”是世界上最长的廊桥。

2000年6月23日,因连降暴雨、水流湍急,遇到了百年不遇的大水,熟溪桥坍塌。2001年5月,熟溪桥修复工程竣工,现在,熟溪桥已经800岁.但由于重建,实际只有25岁。

南溪桥位于泗溪镇南溪村,并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系木平梁廊桥 。始建不详,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三月十六日重建,桥长20.35米,宽4.87米,高4.85米,跨径6.8米,歇山顶,七架两廊抬梁式结构。 南溪桥的翘角飞檐与屋脊的绘画雕刻非常精美,两廊屋檐黄色饰件弯曲高挑,造型古朴典雅,有点闽南建筑味道。 廊屋内设有神龛,北桥头立有2块带着四个孔洞的双面功德碑,记录重修该桥时的捐款碑,南溪桥最具特色的就是七夕祭桥。

登云桥,为泰顺廊桥之一,在南塔路往文祥塔的路边,横跨泰寿溪之上,是泰顺西南地区进城及县城通往寿宁的交通要道,系木平梁廊桥 。明正德年间知县刘桐主持修建,万历年间署县通判车登云重建,故云“登云桥”,也叫“镇南桥”、"南门桥"。该桥石砌桥墩,上置二层延伸木悬臂,廊桥中间没有佛龛,桥面铺设厚木板。全桥单檐成一字形,造型古朴,虽经多次重修,仍保持着明代的建筑风格。并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霞庄桥,原名望宵桥,系八字撑木拱廊桥,位于横坑乡夹边村霞庄村,咸丰二年(1852年)阳月(农历10月)建造,同治七年(1867年)九月十七日重修,桥面宽4.43米,桥屋高3.96米,水面至桥面高4.50米,桥长23.49米,跨度11米,九开间,重檐形式。桥两边的长椅,一边是美人靠,一边是普通的长椅。霞庄桥的廊屋中设有神龛,内塑“五显”神像。霞庄桥是八字撑木拱廊桥的代表作,在廊桥的发展史上具有代表意义。2005年4月列为浙江省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

墩头桥,位于柳峰乡墩头溪上,系木平梁廊桥。始建年代不详,脊檩上记为清道光十二年重建。长16.36米,宽4.49米,跨径8.70米,离水面高1.60米,东西走向,周围保存有一片古代民居建筑。东桥头建有防火山墙,主体为砖石结构,砖砌法为一顺一丁式。桥屋面阔七开间,32柱,梁架为抬梁式。屋脊压块砖,为仰合瓦顶。桥身为两层挡风板,在上层挡风桥上设开望窗,开望窗是泰顺廊桥普遍采用的做法,窗架将桥外的风光分割成若干部分。桥身用九根大木横架,平梁直径35厘米不等,桥身中段设神龛供村民祭祀。有桥碑,年代记载部分已破损。2005年4月列为浙江省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

北洋桥位于浙江省泰顺县翁山乡和平村,始建于明代,清代重建。系木平梁廊桥,全长12.73米,廊屋宽3.38米,桥面宽3.67米,桥屋高3.52米,离正常水位高4.02米,跨径10.33米。北洋桥桥两头被树林遮掩着,看起来就像是一座孤悬空中的飞桥,廊桥的北桥头前修了一条20米左右的钢筋混凝土的引桥,桥身中段的神龛供奉着五位神祗,是个很有特色的桥,尚未列入文保单位。

旗峰桥,位于浙江省泰顺县翁山乡外洋村,系石拱木廊桥,建于民国13年。长22.58米,桥屋宽4.35米,桥屋高4.4米,跨径14.2米。桥身中段红色的是神龛,供奉各路神仙。南桥头的土楼桥屋与桥身融为一体,成了一个有机体,三面被溪水环绕,这也是泰顺廊桥的一个特色,尚未列入文保单位。

龙垟桥又称为龙垟水尾桥,位于龟湖镇后章龙垟村,系木平梁廊桥,建于民国5年8月初三,桥屋长14.05米,宽4.17米,桥面宽4.41米,高5.35米,跨径7.05米,桥面1.85米,六间。廊桥中部设有神龛,神龛内立两尊神像,尚未列入文保单位。

三柱桥,位于三魁镇下武洋村,建于清代,系木平梁廊桥,面阔七开间,梁架结构为穿斗式与抬梁式相混合,悬山顶,此桥周边环境优美,溪水潺潺,古树掩映,田野宽阔。全长15.41米,宽4.47米,跨度10.10米,距水面3米左右。于2011年被修整重建,现只保留了原来的旧三柱桥仅存的三根桥柱。

桥底桥位于浙江省泰顺县翁山乡外洋村的桥底自然村,系木平梁混搭石拱木廊桥。宋代始建,民国十八年重建,桥屋宽4.32米,三开间,桥屋长9.02米,跨径3.32米,桥屋高4.46米,离水面高2.27米。廊桥博风板上钉着阴阳太极图案的悬鱼。桥底桥是南北走向的木平梁廊桥,西面桥栏杆的位置很罕见的没有木挡板,而是砌了石墙,承重不在木廊桥上,而是在乱石砌就的拱卷上,桥头连着通往深山的古道,石头古道保留完好。桥身中段的神龛有点儒、道、释三教同时供奉的样子,廊桥东面是很传统的廊桥样子,桥栏杆位置为木板制成的挡雨板,尚未列入文保单位。

梨垟桥,位于浙江省泰顺县翁山乡梨垟村,为石拱砖廊桥,现桥长11米,宽6米,原桥为木廊桥,始建于嘉庆二年岁次丁已(公元1797年),桥面建有木屋,可供避雨纳凉,木屋桥龛内供奉佛像,是古代泰顺通往邻近县市瑞安市、平阳县、文成县的步行必经之道。1970年修建翁山水库时木屋廊桥被毁,佛像被转移保存,2004年本拟原址重建古木廊桥,经勘测因条件不佳,故改建为石拱桥。2005年梨垟桥完工并迎回原佛像奉与龛内。

梧桐洋桥,位于浙江省泰顺县凤垟乡梧桐洋村,系石拱木廊桥,建造时间不详,待考,东西走向,桥长9.38米,桥屋宽3.4米,高3.63米,拱卷高3.95米,桥面宽3.81米,跨径6.6米。桥屋两侧钉挡雨板,其中北面外置挡雨板为半封闭式,檐口至栏杆扶手位置不封,栏杆扶手以下披挡雨板阻挡雨水侵蚀,两头安上了铁门,南面外置挡雨板为全封闭式,桥屋整面披挡雨板阻挡风雨侵蚀。

戈场桥原名“永安桥”,后因地处戈场村更名为“戈场桥”。石拱木廊桥,位于浙江省平阳县吴垟乡戈场村,是温州地区海拔最高的廊桥。戈场桥有着悠久的历史,始建于清代康熙四十年,道光时重修过,桥上建筑上世纪九十年代毁于火灾,1993年重建,2007年又被台风毁坏,2009年开始重建,2010年3月完工。

东源桥,又名水浒桥,位于福建省柘荣县东源乡东源村的金沙溪上。元朝至元元年(1335年)始建,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重建,南北走向,贯木拱廊屋桥,水浒桥构造奇特,南北桥头的引桥的廊屋围墙为河石砌成的石墙,中间跨溪部分为木拱廊桥结构,桥长43.2米,单孔,拱跨25米。是少见的长廊桥,这种两头石墙夹木墙的廊桥,非常的厚重大气。廊屋,双坡顶,桥屋梁架左右共18缝,每缝6根立柱,计108根立柱。桥北端立有石构方形泗洲文佛古塔一座,高2.85米,座宽1.15米,塔基须弥座,佛龛内浮雕佛像。2005年5月公布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老人桥位于福鼎市管阳镇西阳村,离金朱桥16公里左右,在福建省福鼎市管阳镇西阳村前1公里的管阳至沈青的县道公路旁的酒节潭溪上。建于明正德年间(1506—1521),有近五百年历史,是十七都民众为纪念邱阜老人而建的,至今保留完好。清康熙、同治年间重修,桥上建长廊式桥屋,系福鼎市现存唯一的木构虹梁式廊屋桥。该桥为东西走向,长30.4米,宽4.8米,高8.0米,孔跨25.2米,共13开间,上覆双坡顶,两边檐下有1-4层挡风板,东西桥引各有四级石台阶,保存较好。2002年7月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金朱桥,位于福鼎市管阳镇金溪村。始建于明,清乾隆(1736—1795)、咸丰(1851—1861)年间重修。半圆形单孔石构廊屋桥,全长28.24米,宽4.27米,高4.2米。桥屋11开间,中间东向供神像,用24根木柱,穿斗式构架,屋脊的两端饰吻兽,中间饰宝顶。桥头有清乾隆、咸丰修建碑刻各1块,经幢1个,清光绪石香炉1个,桥东北向有清代石构土地庙。1997年12月公布为市有文物保护单位。

另外,泰顺县的廊桥还有以下几座尚未列入文保单位:西旸镇(西旸桥)雅阳镇(埠下桥、潆秀桥)

温垟桥:位于翁山乡温垟村,建于民国

南庆桥:位于下洪乡上洪村,建于清代

道均垟桥:位于岭北乡道均垟村,建于清代

包坑桥:位于新浦乡桥头溪村,建于民国

镇东桥:位于罗阳镇城关东门,建造年代不详

泰福桥:位于岭北乡上垟村,建于民国

新建廊桥(4座):

   南溪村廊桥:位于泗溪镇南溪村,2003年建,由曾家快主造
  同乐桥:位于岭北乡村尾村,2005年竣工,由董直机主造
  乌岩岭廊桥:位于泰顺县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9年新建,由曾家快主造
  埠下村廊桥:位于雅阳镇埠下村,2009年新建,由曾家快主造

由于泰顺地理偏僻,交通闭塞,20世纪70年代以前,几乎没有人知道泰顺在中国桥梁发展史上的重要位置,真是"藏在深闺人未识"。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泰顺这个廊桥王国才被有识之士发现。1980年10月,由茅以升主编的《中国古桥技术史》编写小组的专家到泰顺考察廊桥,认定北宋时期盛行于中原的虹桥技术在民间并未失传,可以在泰顺得到确认。之后,不断有专家、学者以及新闻媒体到泰顺考察和采访,廊桥始有声名。据统计,目前已发现各种造型的廊桥33座。这些历经风雨的廊桥能够完好保存至今,更显得弥足珍贵。

泰顺是中国现存廊桥最集中、最丰富的区域,成为中国拥有"国宝级"廊桥最多的县,被命名为"中国廊桥之乡"。是泰顺乡民富有特定的生命意味的文化符号。这些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煌煌建筑,潜藏着泰顺古代先民的智慧,贴附着古人精神和思想文化的片段。


全部评论0